唐思平
|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
2019-08-01
|
“陈昆鹏,在项目上还适应吧?把你的学习笔记拿来我看看!”近日,中交一公局集团桥隧公司人力资源部长雷庆强一边翻看2018届青年员工们的日常工作学习记录,一边询问大家在项目上的情况。
这是发生在该集团桥隧公司西镇8标项目“导师带徒”阶段性总结大会上的一幕。施工企业专业技术要求高、人才缺口大,人才流失率却居高不下,青年员工培养是每一个企业都要研究的课题。从流于形式,到真正贴合实际落地生根;从双导师各自为阵,到统一战线共同助力;从疏于管理,到严格跟踪考核……该公司已在青年员工培养上探索出一套常态化、规范化的2.0新模式。
为增强“导师带徒”的实效,该公司在2018届青年员工入职前,由人力资源部提前谋划、编制“桥隧公司‘青年员工培养’实施方案”,成立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细化具体规划及实施细则,联合工会策划了“青春入职礼”等特色活动。截至目前,该公司2018届新入职的147位青年员工全部参与“导师带徒”活动。
其实,给青工找个“导师”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导师真正发挥作用。公司采取了“双导师模式”,即项目上的精英担任业务导师,机关部门负责人或者业务骨干“认领”青年员工担任思想导师。但常有青工反馈说:“两位导师都在热情指导我的工作学习,但是指导方向却截然不同,到底该听谁的?”对此,该公司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出“导师带徒2.0模式”——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关系纽带,定时对青工进行职业跟踪并及时反馈给两位导师,让他们在统一战线上共同助力青工成长。
2018年11月,2018届青年员工试用期满,公司人力资源部联合项目对青年员工职业规划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束后,汇总项目导师对徒弟的工作表现、思想状态、适岗方向、拟定培养措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并及时反馈给机关各部门认领人,让两位导师“通通气”,共同带好自己的“小徒弟”。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采取逆向思索,在导师带徒中不仅考核徒弟,更要考核师傅,每季度末组织抽查“导师带徒”活动落实情况以及各部门日常开展的青年员工教育培训、业务知识考核测试等记录,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帮助青工大胆地反映导师日常教学质量及自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困难,形成书面总结上报公司和项目领导,对表现欠佳的师徒,公司领导亲自约谈,共同制定改进措施。(工人日报)
单位地址: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979号天成国际广场9栋 邮政编码:301700 E-Mail: ygjjzgs@ccccltd.cn
Copyright © 2024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交中南工程局
有限公司微信号